昨天,村長講了疫情下,中小微企業需要數字化創業,需要把客戶引到自己的“家”里來。
今天,村長想跟大家再聊一聊,企業應該去“買房”還是去“租房”?
首先,什么是“買房”?
買房,就是企業建立通過注冊自己公司的域名,并購買系統而建立起的數字化網站。
什么是“租房”?
租房,就是企業到各大知名電商平臺上開店。
當企業去淘寶、天貓、小紅書等知名平臺上去注冊店鋪時,其實就是等于企業去“租了平臺的房子”來經營。
接下來,村長想給大家分享一個小米手機的案例:
雖然小米手機在天貓,抖音和各大平臺上面都開了了自己的店鋪,但他們最終是會把這些流量帶回到小米自己的App上,也就是他自己建立的家園里去。
這就是小米,華為及其他大企業都在做的事情;
其實,大公司給我們的是模式上的借鑒。
我們再來看看,企業在“買房”和“租房”上費用和價值上有怎樣的產出和對比?
自己“買房”就是:
購買企業域名(約一百元)+購買服務系統(約1-2萬元)=LTD數字化家園建設
而“租房”就是:
押金(幾千到幾萬不等)+服務費(業績的3%-5%)+廣告費(幾千到幾萬甚至上千萬不等)=租客
如果企業想在平臺上得到一年1000萬的業績,那么同時也要付出30-50萬的服務費。
以抖音平臺為例:
看到這里你是不是終于明白了——必須“買房”,必須建立一個自己的數字化管理系統!
二十年多前,在以新浪等各大門戶網站為首的時代,企業是通過投放圖文廣告,通過點擊網址鏈接,才能把客戶引到自己的網站上來。
十幾年前的搜索時代,也是同樣的路徑,投廣告,然后點擊圖文廣告,再把客戶引到自己的網站上來。
如下圖所列:
近幾年,無論是傳統電商平臺(淘寶、天貓)還是興趣電商平臺(抖音、快手),企業在對外宣傳的時都變成了——我的天貓店,我的淘寶店,我的抖音小店……;
但是,那些真是企業自己的地盤嗎?
他其實是在——”用房東的房子,然后又反過來給房東做宣傳“!
當有一天,”房東收回房子”時,即那個平臺沒有流量時,”房客“們又得去到其他地方去“租房”,然后一直不斷在“找房、租房”……
其實,所有的流量并沒有真正匯聚到企業自己的系統上,因此可以說企業是被電商平臺牽著鼻子走的。
這個問題,可能很多企業都沒有真正地意識到!
因此,有人用了一個很風趣很形象的比喻來說明這個現象:
但從另一個角度看,也不應該批判平臺,平臺沒有錯,都是商業行為,雙方都是以盈利為第一目標達成的合作。
講到這里,企業家們是不是應該回頭看看,以前你在家園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呢?
那么,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呢?
請看下圖所示:
因此村長的答案是:
我們必須“買房”自建系統,同時也要“租房”建立渠道,兩手都要抓,兩手都要硬。
內在邏輯就是:
1、首先,企業要有自己的LTD數字化管理系統,即“買房”建立自己的家園;
2、接著,通過租賃的方式到其他平臺里面去開店,即“租房”引流;
3、最后,把客戶引流到自己的LTD數字化管理系統里。
今日分享到此結束,歡迎有意向的朋友,請加村長微信繼續溝通: